儿童节前夕,三胎生育政策公布。一向跟风、敏锐捕捉趋势的资本市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凑热闹的机会。有投资人在滚雪球上写道,“买美团,加腾讯”。
他们的理由是:开3个孩子,家人不能换房间,家里挤得水泄不通,但父母会因为工作和生活忙于做饭,增加点外卖的频率。新生儿的增加也意味着玩游戏的人数增加。
那些不甘平躺,拼命挖掘“价值”的投资者,一直在用这样奇特、狡猾的视角观察事物,以这样长远的眼光,直接瞄准下一代。
这种长期主义没有错。
但如果只看美团的外卖业务,难免将其未来前景描绘的更小一些。从最近公布的美团财报来看,这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日前,美团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收370.16亿元,同比增长120.9%,高于市场预期。
其中,餐饮外卖收入205.75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65.84亿元,美团新业务等收入98.56亿元,三项业务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年。
财报发布后,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在内的大型券商重申对美团的“买入”评级。券商推荐理由是:美团一季度业绩强于预期,显示公司执行力强,业务恢复能力强;外卖实现率提升至14.4%,营业利润率达到5.4%,均高于预期。
良好的增长代表着预期的未来盈利能力和更强的风险防御能力。不同业务部门的增长具有不同的含义。
具体到美团,其主营业务外卖收入和店内、酒店和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其中,作为基础外卖业务,一季度订单量达到29亿单,季度交易量1427亿,均同比增长一倍。
这证明美团还有在股市快速成长的能力——美团确实靠着推回了家,但能熬过早期的O2O大战,继续迭代。在进入新业务时,它仍然保持其库存。市场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静止不动和沉睡在过去的成绩单上。
只有创造变化,我们才能拥抱变化。
“我们从不关注竞争,只关注自己的发展。”这是王兴在被问及同龄人时惯用的回答。
美团餐饮外卖的持续增长,是在业内同仁都在本地生活领域发力的情况下实现的。店内酒旅业务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携程、飞猪等OTA平台的激烈竞争。一季度,店内及酒旅业务为美团贡献营业利润27亿元。以42%的营业利润率,美团已成为美团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除了股市,美团一季度的新业务增长也很强劲。
数据显示,美团一季度新增5870万用户,创历史新高,接近2020年全年新增用户规模——对比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平台,第一季度的用户为 3,200。百万、2790 万、3540 万。相当于美团一家的季度增幅,相当于两大电商平台的季度增幅之和。
从来源来看,美团的新用户一半来自社区团购,一半来自杂货、闪购、自行车、外卖等新业务。
数据中隐含的趋势往往比数字本身更具故事性。新业务带来的新用户更大的价值在于“新鲜度”,即这批用户与美团之前的用户画像重叠度较低。
外卖业务通常在一二三线城市拥有较多的用户,年龄层趋于年轻化,通常是城市白领的写照。而社区团购让美团可以触达更多下沉区域——这是一场打响低线城市的战争。很长一段时间,北京、上海、广州的白领只能看到手机页面上显示的物美价廉。菜品的价格,以及“抱歉,您所在的城市尚不提供此服务。”
这项业务带来的用户增长是相当迅速的。美团在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了社区团购业务,当季新增用户1920万,接下来两个季度分别增加了3410万和5870万。这些源源不断的新用户,为美团的新故事提供了更广阔的群众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用户的快速增长,用户年均消费量一直保持增长。一季度,美团单用户年均消费从2020年的28人增加到30人。
新用户的增长并没有减缓用户的消费频率,反而带来了增长。这说明新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回购属性的高频业务——高频回购。这就是电子商务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客户群,比如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换来的是真金白银,正是这些用户。
归根结底,高频回购带来增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外卖券红包 - 分享美团红包饿了么红包外卖优惠券网站 » 美团亏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