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一直是大学生的刚性需求。每个毕业季和最后一周,大学印刷店总是被水包围。同时,传统印刷店存在价格不一致、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近日,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出现了一批“打印机外卖”,将装订精良的纸质文件送到各个宿舍楼和教学楼。他们是浙江工商大学95后学生创业团队。他们在主要学院和大学周围建立了商店。学生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PC客户端、APP、微信客服下单,选择到店或定时取货。定点提货,非常人性化。
“印刷难”,新商机涌现
王作宁是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 “云打印”是他和同学洪千军共同开发的想法。正是毕业季,走过宿舍。这时,从印刷厂一直延伸到路边的长长的队伍吸引了他的注意。 “大约有三十、四十个同学拿着优盘焦急地等待着……”
排队的学生向他抱怨。他们在印刷厂度过了一个下午。大家只好插上U盘,打开文档进行调整。这是浪费时间。
王作宁小心翼翼地问,“有同学投诉,毕业论文印了3次,第一次在校园店里排队,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因为印刷厂Word版本比较低,导致排版错误,我只好去校外印刷厂,但校外印刷厂收费很高,一张一张,亏大了。”
“如果可以在卧室里上传文件,直接打印就可以节省时间。”王作宁有一个聪明的举动,这个想法很有说服力。他认为,现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都如此成熟,这不会升级传统印刷厂。带来机会?也许在线打印是一种方式。
王作宁和他的同学洪千军立即动了起来,按照他们说的做!于是组建了创业团队,开发了“云打印”APP。两人率先提出“云打印”方案,开发“显印”APP,优化软硬件融合。从华东师范大学试点开始,逐步发展到闵行其他高校,扎根江浙沪。在全国高校园区开设湘银店。
“无需排队”,实现自助打印,7×24小时上门服务
他们在一个月内找到不少于50家印刷店的老板,了解校园周边印刷店的现状。机器的租金非常高。商店需要雇佣几个人来管理人工成本。打印队列又慢又忙。有空的时候很忙很空,他们发现这些校园印刷厂的痛点“很痛很痛”。
他们从用户体验出发,围绕校园高频打印需求,构建了自己的“C2S”商业模式,利用app、小程序、pc、客服微信等渠道,取代用户与门店员工之间低效的沟通方式。尽可能。他们将自主研发的自动打印算法嵌入到云盒中,用云代替传统的局域网来存储和传输数据。目前,学生只需 10 秒即可打印文档并使用应用程序或小程序下订单。
“在app中还有提货方式的选项,路过打印店的学生可以到店自提,在宿舍或者在教室的学生可以选择每日定时的送货到点,而有急切需求的学生则可以选择支付配送费,选择加急配送。” 王作宁说,不但实现7×24小时送货上门服务,这样一来连去打印店来回走路的时间都省了。
《2011年~2018年中国印刷行业销售收入统计》显示,2018年打印业务超过万亿,其中校园打印市场规模约1350亿。13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与3700万在校高校生,面对着庞大的基数,高校打印市场亟待升级创新。
打印是大学生群体的刚性需求,据统计,在校大学生每学期平均打印消费在40元~50元左右(不含毕业季),平均每次消费约0.4元~1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学生每两天就会进行一次打印消费。随着传统打印店的弊端被一一放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容易接受自助打印机。
据悉,“享印”的50家门店目前已覆盖了全国11个省42个高校,南到广西,北到黑龙江,我们都能发现蓝色招牌的享印门店。享印的两位负责人高兴地告诉我们,创业至今,他们为七百多万人次打印了1.9份文件,如果都叠起来的话有两万米高,超过了两个珠峰的高度。年仅大三的王作宁和洪钱军仿佛没有同龄人身上那么浓重的书卷气,取而代之的是超乎年龄的成熟与对自己创业项目的无比热忱。
在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江辛教授看来,传统打印行业十分适合融入“互联网+”。他表示,随着5G时代到来,分散、共享、信息传递量大的行业,融入物联网,能够实现很好的升级,传统打印亦是如此。“通过万物互联,‘云打印’能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实现知识分享。”
江辛说,“云打印”在大量打印时更为实用,而大学生打印频次多,数量大,且对打印质量要求一般。所以,“云打印”布局校园是个好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外卖券红包 - 分享美团红包饿了么红包外卖优惠券网站 » 心动外卖下沙高教园来了打印外卖员 新职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