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分析外卖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您认为外卖平台的出现是否给三方(消费者、商家、平台)带来了真正的利益?还是说三方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外卖的形式。最早的外卖形式是打包外卖。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话、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外卖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有电话订购,网站订购,现在。在两个外卖平台上订购食物。外卖本身的概念并不复杂,但经过互联网的包装后,原本简单的事情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互联网方式真的适合社会各行各业吗?
互联网公司常喊的口号是:我们想颠覆XX行业,但他们真的做到了吗?我不认为这是真的。互联网公司经常玩简单粗暴的方式。
先从中国第一家外卖平台饿了么说起。 2008年中国奥运会后,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饿了么创始人张旭浩和他的几位同学康佳、王源、叶锋和曹文学都非常重视传统食品外卖行业,并开始开发在线订餐系统,使餐饮行业走向互联网。随后,美团和百度开始跟进,开启新一轮O2O风口大战。那个时候,消费者和商家都是幸福美满的。这些互联网公司拿走了投资者的钱,开始了残酷的竞争和补贴战。一直持续到2017年,直到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战火才慢慢开始熄灭。
故事到这里,可以说是互联网再次颠覆了传统产业,也可以说是互联网再次摧毁了传统产业。当补贴浪潮开始消退时,企业发现他们似乎被互联网愚弄了。
餐饮业虽然是毛利率比较高的行业,但毕竟承担不起外卖平台高达30%的平台服务费。悬在餐厅老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一租变成了两租,还额外增加了平台服务费。
再回头看消费者?面对高额的平台扣费,商家只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外卖价格高于堂食价格,消费者仍然无法享受堂食本身的环境和服务。
我们再回头看看平台?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骑手、程序员和硬件设施。即使平台服务费如此之高,仍然难以为继。幸运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两个外卖平台。如果让一个平台像滴滴一样形成市场垄断,我认为这将是消费者和企业的末日,这将是一场平台狂欢。
当然,不可否认,外卖平台确实方便了人们日常的餐饮需求,但除了培养人们的惰性之外,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实际的改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外卖券红包 - 分享美团红包饿了么红包外卖优惠券网站 » 心动外卖团 外卖小子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到底社会的价值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