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餐饮业受到较大影响。在复工复产的大趋势下,餐饮业也在积极拓展线上外卖业务寻求出路。那么在现实中,外卖业务会对餐饮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餐饮外卖又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新趋势? 5月29日,中国贸促会召开“外卖业务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发布了《外卖业务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外卖业务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拓新市场。二是直接带动整个餐饮行业收入和利润水平的提升。第三,对于餐饮业来说,除了收入,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餐饮业的发展生态越来越完善。
在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看来,外卖业务对于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作用是培养消费者,为餐饮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从需求端看餐饮业。餐饮外卖提供餐饮消费新形态,扩大商圈半径,创造餐饮消费新需求。调查显示,54.95%的受访消费者表示,由于送餐服务,他们增加了每周的餐饮支出。
外卖业务对餐饮企业最直接的贡献就是促进了餐饮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赵平认为,外卖业务不仅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也加速了餐饮业的扩张,带动了未来的增长预期。这也让餐饮行业因为外卖业务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也非常认可外卖业务对餐饮业的推动作用。她认为,外卖业务除了可以扩大需求,大大拓展餐饮业的发展空间,还倒逼行业供给端的创新。 “外卖是一种依赖互联网的在线业务,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如果商家或餐点不好,没有人会点,差评会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所以它是逼着商家和企业,产品一定要好,一定要好吃,一定要绿色发展。”任兴洲认为,外卖业务在餐饮业创新和绿色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形成了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的机制。
此外,任兴洲还认为,外卖业务将助力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 “所有餐饮行业的未来前景都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大家都认为餐饮业很难标准化,因为它的程序太复杂了。但是,通过外卖、数字电商平台和数字化转型,它可能使中国传统食品已经数字化和标准化。”
在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外卖业务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报告显示,外卖创造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调查显示,1/5的消费者会使用外卖服务来享受下午茶和晚餐。外卖也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其中,旅游景点和高铁成为餐饮外卖的新消费场所。 23.58%的消费者在旅游景点使用餐饮外卖服务,4.72%的消费者使用外卖服务满足高铁上的用餐需求。
报告还显示,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最关注的三个因素是评分、销量和品牌。据赵平介绍,消费者对这三个因素的关注度分别为69.74%、53.57%和50%。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购买外卖特别关注的一个因素是是否是线下实体店。如果是线下实体店,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因为他们更安全。
赵平还介绍,如今市场上的外卖渠道很多,比如快餐企业自建的外卖渠道,外卖平台上的外卖渠道。 “在所有外卖渠道中,消费者会认为平台是最可靠的。平台在销售评分等方面的评价机制,为他们选择外卖业务提供了特别可靠的参考依据。”赵平认为,外卖平台外卖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从需求引导和需求创造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用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外卖券红包 - 分享美团红包饿了么红包外卖优惠券网站 » 美团外卖平台统计 大部分点外卖都是很盲目的使用红包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