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闻(记者罗川、王晓英、唐世英):你知道吗?每10只小龙虾中就有5只来自湖北,其中3只来自黔江。
但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钱江小龙虾交易一度受损,交易量大幅下降。在如此大的市场中,复工生产第一天的交易量仅为950公斤,一个月内日交易量就恢复到400吨。钱江做了什么?
近日,“疫情后振兴湖北”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潜江小龙虾交易市场和农户,了解潜江百亿产业如何“复苏”,如何及时调整和补救。
在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分拣小龙虾的工作人员
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每年3月和4月是潜江小龙虾上市的季节。然而,在2020年,疫情的爆发大大减少了钱江小龙虾的交易量和交易量。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只有950公斤。
中国虾谷360执行总经理李宏伟分析,原因很多。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虾农无法在早期及时出售虾苗和饲料,导致小龙虾规格小,交易价格低,线下销售受阻。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餐馆都没有完全开放。消费需求主要是前一年的熟虾库存,对新鲜龙虾的需求减少,这也是交易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面对上述情况,快运在恢复工作和生产后,一方面陆续开通了全国运输线,调集了国外货运车辆;;另一方面,虾谷360平台通过在线交易平台销售订单,并利用各大直播平台进行货物运输,帮助虾农和虾商开辟流通环节,拓宽销售渠道。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潜江小龙虾在恢复生产的第一天就实现了950公斤的交易量,迅速上升到400吨的日均交易量。2020年,钱江小龙虾产业总交易额将达到70亿元。
待装小龙虾
据了解,小龙虾交易平台“虾谷360”是湖北隐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在小龙虾交易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开发的。采用“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终端+服务”的运营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垂直布局,形成人流、物流、商流的闭环,让虾农不用出门就能了解当天小龙虾的产销信息,并开展业务“一键式”小龙虾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
改变养殖模式:养虾、养细虾
疫情对养虾户的影响不小。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当地的“虾米共生”。
扬子江中下游地区的低产湖田只能生长一季水稻,潜江根据当地情况探索了稻-稻共作模式,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一水两收”的种植和养殖模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外卖券红包 - 分享美团红包饿了么红包外卖优惠券网站 » 疫情重启后的湖北靠小龙虾 从外卖食品中吃出百亿产业